
智慧城市3.0時代:打造人人智享的數字未來
在中國,智慧城市經歷了跨越式發展,走過了1999-2012的城市信息化階段、2014-2016的智慧城市平臺化階段、2016-2018的新型智慧城市階段,進入到現在社會驅動下的智慧社會階段。然而,智慧城市發展的思路、技術、標準和政策還存在爭論和不確定性。隨著智慧城市發展進程不斷推進,城市管理者應該從哪些維度切入做好頂層設計?如何結合城市優勢,有規劃地實現智慧城市落地?如何利用先進科技賦能社會各方面,讓人民生活更幸福?這些問題值得每一個城市管理者認真思考。
《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》
2018年,新華三發布2018版白皮書,持續優化和豐富評估體系,并將評估城市數量從40個擴大到100個。同時明確指出要將數據作為城市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;構建統一、共享的城市級服務平臺,加強區域城市與產業協同,實現數字經濟的全面均衡發展;聚焦數字經濟新生態,加強區域間產業協同和城市協同,加速數字中國建設。

經過一年的創新和實踐,對于中國城市數字經濟的發展,新華三有了新的觀察與發現:首先,數字經濟已成為實現數字中國關鍵動力引擎。其次,數字經濟發展要強調個性化與長效機制,避免“急功近利”。 第三,當前數字經濟發展集中在“五大熱點、十大方向”。這些觀察與發現,會在今年Navigate領航者峰會期間發布的《中國城市數字經濟指數白皮書(2019)》中作詳細闡述。較前兩版白皮書,2019版白皮書的評估格局進一步上升、評價體系進一步創新、范圍進一步擴大、建議進一步實用,尤其增加了對50個縣的分析,使維度覆蓋更廣泛、更具代表性。